价格理论与实践

宏观经济与价格研究

  •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5年2月新闻发布会实录

    本刊编辑部;

    2025年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关情况,详细解读中央一号文件。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大,值得关注。本期特予以转载,供广大读者参阅。

    2025年02期 No.488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7K]
    [下载次数: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文旅消费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政策引领支持助推扩围提质——当前我国文旅消费发展特征分析及展望

    邹蕴涵;

    2023年以来,国内旅游市场重回发展“快车道”,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特征日益突出,文旅消费日益成为消费领域的新亮点。文旅消费内部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数字化趋势日益增强,主力消费人群发生新变化,两大增量注入新活力。但也要看到,文旅消费发展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市场有效供给不足、基础设施存在短板、消费环境不佳等,制约了消费潜力释放。展望未来,文旅消费发展的政策基础和经济基础更加坚实,高质量发展态势日益巩固,对经济的贡献将稳步提升。为此,建议以问题为导向,加快破除制约文旅消费潜力释放的问题障碍,加快补齐影响意愿释放的短板弱项,更好地推动文旅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8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政策驱动与市场因素交织价格运行低位企稳到温和回升——2024年CPI走势分析及2025年趋势预判

    王双进;林芳铭;孙淑敏;

    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保持CPI平稳运行对于推动经济回升向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2024年CPI的运行情况及其主要特点,结合粮菜价格走势、“两新”政策加力扩围效应、服务类消费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一揽子政策效应等因素,分析并研判2025年的CPI走势。研究显示:(1)2024年CPI同比上涨0.2%,呈现“止跌转涨、低位运行”态势,食品价格下降和服务类价格涨幅收窄是主要拖累因素;(2)预计2025年CPI同比上涨2%左右,粮食和蔬菜价格上涨、“两新”政策效应显现、房地产市场政策逐步发力、降准降息等因素是推动CPI回升的主要动力。基于上述分析,从提振城乡居民消费、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加强市场预期引导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旨在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9-2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4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 电商平台“内卷式”竞争及其价格效应研究——来自大型旅游电商平台的案例探索

    魏翔;吴迪;王鑫丽;

    近期,国家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作为促进市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解决好“内卷式”价格竞争问题,有助于维持市场秩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以旅游电商平台为案例,深入分析电商平台“内卷式”竞争的方式和驱动机制以及对价格体系的传导效应。研究发现,电商平台主要通过大数据算法实行供需匹配以加强对价格的控制权,以平台流量为主要筹码加剧商家价格“内卷”,造成市场陷入“低价—低质—更低价”的循环,直接导致企业利润缩减,创新研发投入缩水,偏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基于此,应促进供应链协同定价、建立电商平台价格立体监管体系,以缓解电商平台“内卷式”竞争,走出“低价低质”的现实困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25-30+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0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产业创新中的“内卷”竞争:根源与治理

    阳镇;钱贵明;

    加快治理产业“内卷式”竞争是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举措,产业创新中的“内卷”竞争是产业“内卷式”竞争的重要表征。产业创新中的“内卷”竞争主要指向处于相对成熟阶段的产业内创新主体低水平重复竞争,表现为研发投入水平偏低、创新产出结构趋同、技术创新赛道与创新范式趋同以及创新政策单一堆积等问题。产业创新中的“内卷”竞争背后是要素支持层面缺乏耐心资本支持企业长期高强度研发、企业主体视角层面重市场轻技术形成路径依赖、产业政策视角短期重规模倾向明显以及外部市场层面国际技术转移市场受阻加大技术创新成本。综合治理产业创新中的“内卷”竞争需要依托“政府治理—市场治理—社会治理”的综合治理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将技术研发战略摆在企业市场竞争的核心位置,并推动产业政策从规模导向朝着长期创新生态营造导向转变,实现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内在协调。

    2025年02期 No.488 31-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3K]
    [下载次数:35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三农”问题研究

  • 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基于价格形成机制和波动特征的分析

    武拉平;罗屹;

    确保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稳定供应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梳理我国农产品价格政策演变基础上,分析农产品价格决定和波动机制,剖析近年来农产品价格走势及原因,提出确保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农产品供给呈现“三高”特点,即高产量、高进口、高储备;农产品需求则表现为“三不”,即消费不旺、加工不活、市场不振。农产品价格低迷,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充足、进口激增和需求疲软。基于此,应抓好生产,确保产能;完善储备,强化调控;引导消费,稳定需求;协调贸易生产,减少进口冲击;完善期货市场,科学发现价格;加强供需分析,做好监测预警。

    2025年02期 No.488 37-43+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2K]
    [下载次数:2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农村承包地“二轮延包”的政策内涵、推进策略与创新思路

    刘同山;石熙嘉;洪树琼;

    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即将全面到期。为了在新形势下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党中央对保持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和做好“二轮延包”工作作出重要部署。对中央“二轮延包”政策分析发现,保持绝大多数农户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特殊情况严格依规调整的“大稳定、小调整”是总体方向;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提升土地资源配置利用效率、维护农村社会公平与和谐稳定是战略重点;用好确权登记颁证成果、鼓励集体内部土地权益转让、尊重农民主体性并强调政府作用、与相关农村改革统筹实施是其推进策略。不过,高质量按时完成延包工作,也面临如何让多元主体高效协作、如何控制延包费用并合理分摊、如何保障特殊群体承包权益等困难挑战。基于此,创新推进延包工作,要制定引导多方协作的省级延包具体办法,明确延包工作经费安排和分级承担比例,灵活施策保障特殊群体的土地承包权益。

    2025年02期 No.488 44-49+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1K]
    [下载次数:8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区域差异与政策适配性研究

    郭冠男;张晓旭;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激活农村土地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区域差异与政策适配视角,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政策演进、实践状况及适配性困境,揭示改革进程中制度统一性与区域特殊性的矛盾,并提出差异化推进策略。研究表明:区域差异源于经济梯度、资源禀赋、制度环境及人口流动的综合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区域诊断—政策定制—动态评估”的适配机制:经济发达地区应聚焦市场化交易平台建设与业态模式的政策创新;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加大财政投入和统筹力度的政策扶持;土地资源丰富地区应强化统筹规划和整合利用的政策引导;土地稀缺地区应探索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政策优化。同时,还应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与乡村全面振兴、土地规划、金融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力、土地价格评估等配套制度的协同。

    2025年02期 No.488 5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7K]
    [下载次数:47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因地制宜健全撂荒地复耕复垦长效机制: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杨国强;赖欣;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撂荒地直接导致土地资源闲置,削弱粮食生产能力。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是维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与经济活力的必然选择;而因地制宜健全撂荒地复耕复垦长效机制的探索,则是破解区域差异、制度障碍与治理短效的核心路径。本文针对重庆市农村耕地撂荒情况展开深入调研,研究发现,种地成本逐年上涨、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农村土地流转率低、粮食市场价格下跌增加农业经营风险、农村劳动力严重匮乏导致农村耕地撂荒现象严重。因此,有必要构建复耕复垦长效机制,可从完善法律体系实现撂荒协同治理、健全农地流转管理制度与保障机制以及构建严密的撂荒监测与高效监管体系等维度,提出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复耕复垦长效机制的具体实践路径。

    2025年02期 No.488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5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现实逻辑与路径选择

    彭明唱;王凤羽;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为新时期农业现代化建设明确了着力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农业资源禀赋和科技条件等,描绘个性化、具象化发展路径。本文在厘清农业新质生产力内涵的基础上,基于新发展理念、农业高质量和区域发展规律的视角,探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逻辑;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生产要素变革、保障机制方面的具体特征,归纳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仍面临科技创新不强、新质人才不足等挑战。未来,在关键路径上应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着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完善区域新质农业人才培育机制,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5年02期 No.488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9K]
    [下载次数:1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热点聚焦

  • 政府、市场、技术协同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路径

    张颖熙;金书行;陈婷;

    银发经济是指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高质量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有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更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发展银发经济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政府、市场与技术分别扮演“规则制定者”“效率实现者”和“创新引擎”的角色,三者协同可形成“政策引导需求—市场响应供给—技术突破瓶颈”的良性循环。政府、市场、技术协同驱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于:以市场需求为源动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以政策保障为支撑力。在政策上,通过制度保障、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真正将“银发需求潜力”转化为“长寿经济新动能”。

    2025年02期 No.488 71-76+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7K]
    [下载次数:29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我国城市更新的实践探索、潜在挑战与实现路径

    曲帅;王逸初;邵禹涵;

    城市更新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调节机制,是指通过既有建筑修缮、片区功能升级、低效空间腾退以及公共服务配套优化等科学举措,实现城市空间资源配置与区域功能分区的动态调适,从而更好满足人们的期望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当前,我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既是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的必由之路,也是扩大内需、提升发展能级的重要抓手,更是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必然选择。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潜在困难和挑战。诸如,市场力量参与不够,大多以政府推动为主;多元主体间协同性不足;城市更新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等。基于此,未来我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应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树立和践行城市更新理念;二是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三是城市更新目的在于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

    2025年02期 No.488 77-80+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0K]
    [下载次数:84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王薇;程曼曼;

    随着传统生产力逐渐显现其局限性,依托技术创新、智能化和绿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当前数字化背景下,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技术决定论和系统创新理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具体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以跨模态组织学习促进技术创新驱动,以跨领域提质增效保障高效能和高质量发展;以跨阶段长远发展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从“政府治理”角度出发,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现路径:算法驱动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知识赋能主体,提升决策能力;人机协同并进,推动产业升级;完善治理制度,优化发展环境。

    2025年02期 No.488 81-84+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4K]
    [下载次数:12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统一大市场建设下数据要素推动流通创新发展研究

    李良;尹淇;

    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数据要素推动流通创新发展的积极价值愈发凸显。本文通过构建数据要素推动流通创新发展的理论机制,基于2019-2023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和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对统一大市场建设在数据要素推动流通创新发展中所具有的调节作用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对流通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统一大市场能够正向调节数据要素对流通创新发展的影响。基于此,应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构建数据要素平台,提高数据要素供给质量,促进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对流通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2025年02期 No.488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1K]
    [下载次数:2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成本认证

  • 优化定价成本核定与完善成本监审路径研究

    谷一凡;张弓;

    定价成本作为政府制定价格的基本依据,反映生产经营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合理费用支出。科学、合理归集被监管行业的相关业务成本、剔除不相关成本、分摊共用成本,形成最终的定价成本,是成本监审工作的核心。随着我国政府不断深化价格改革、价格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垄断行业成本约束机制已基本建立,但目前定价成本监审工作实践中仍存在被监审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不统一、其他业务成本剥离不准确、关联交易合理性缺少认定标准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定价成本构成、成本核算特点等,提出完善成本约束与激励机制、统一政府定价行业财务核算办法、推进成本监审信息化建设等有关建议,为提高成本监审工作的科学性,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价格政策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2期 No.488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8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态势、挑战与建议

    刘亚琴;满子会;初绽;杨心督;

    原料药产业是医药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其健康有序发展对于推动整个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全面了解原料药产业国际、国内发展态势基础上,发现我国原料药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产品附加值偏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绿色转型成本难以疏导等多重挑战。基于此,提出强化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开拓多元国际市场、促进原料药绿色成本有效传导等政策建议,不仅有助于推动提升我国原料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为其产业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5年02期 No.488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6K]
    [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法制园地

  • 注册商标用作字号不正当竞争行为制度的完善——以《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第七条第(四)项为基础

    秦莉佳;

    将他人注册商标、驰名商标用作字号是一种涉及商标法,也涉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特殊违法行为。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转致的方式来过渡性地解决此类问题。2024年12月,《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原封不动地将商标法的规定平移过来。但是,两部法律的性质、法益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决定了这种行为的性质需要构建特殊的制度结构。基于异种商业标识这一特殊性质,认定其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增加“有一定影响”这一前提条件。同时,“使用”的含义也需要特别解释,认定标准也不是一般的“引人误认”,而是“足以引人误认”。只有补充这些违法行为的构成要件,两部法之间转致关系才得以建立。

    2025年02期 No.488 100-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4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反不正当竞争法视角下商业数据的反盗用规则构建——基于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数据保护条款的建议

    黄文婷;

    反盗用规则是一种能够在知识产权法之外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数据提供补充保护的有效手段,其核心要义在于制止他人对数据的不当获取和使用。反盗用规则构建于权益侵害的范式之上,从保护客体、规制行为、损害结果等多元角度出发,结合防止不劳而获、纠正市场失灵理论以及市场利益均衡价值的反馈,确保数据保护、自由流通与动态竞争的有机平衡。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商业数据的保护规则不够具象化,反盗用规则可为我国商业数据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路径优化提供借鉴参考。其规范路径包括:在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构建数据反盗用的相应条款,即“对于未经许可获取、使用和披露他人商业数据,造成实质性损害结果的行为认定为不正当竞争”;结合商业数据的保护范围、规制行为类型、例外情形以及损害程度等司法考量因素,推进建立合理的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0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2K]
    [下载次数:25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他山之石

  • 拉美碳定价的发展、挑战与中拉低碳合作前景

    郭凌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25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十年来,中拉低碳合作通过多层次实践推进全球气候治理。碳定价是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系统分析了拉美地区碳定价机制的发展现状,该地区的碳定价实践在新兴经济体中具有突出代表性,不仅是新一轮碳定价机制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推动者,也是全球碳信用的主要供应来源。然而,该地区碳定价发展仍面临四重结构性矛盾的挑战,分别是碳定价体系与减排目标匹配性不足、碳定价收入利用效率与转型需求偏离、化石燃料补贴稀释碳定价有效性以及碳定价政策与社会共识割裂。中短期内,拉美地区将聚焦碳定价体系建设、自愿碳市场发展、碳信用质量、隐性碳价核算以及国际气候合作五个领域的发展。拉美与中国碳定价机制差异化的实践,为中国优化碳市场和探索碳定价协调机制提供了多元化的借鉴。而中国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需求以及拉美碳定价的挑战和优先发展方向选择为中拉低碳合作创造了双向赋能空间。

    2025年02期 No.488 113-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2K]
    [下载次数:9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克林顿时期经济政策的宏观影响及其对我国的历史借鉴

    高海龙;

    中国经济当前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面对“中等增速、低通胀”的宏观环境,构建更具韧性的发展模式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重新审视克林顿时期(1993-2001年)美国经济政策的得失具有特殊的借鉴价值。本文系统评估其主要财政、货币与结构性政策对经济运行与价格机制的综合影响。研究发现,克林顿经济政策虽在短期内实现了经济的强劲增长与宏观环境的稳定,但也存在后期隐忧。例如,财政过度依赖增税,抑制企业与个人投资和消费活力;货币长期宽松为房地产与股市泡沫埋下隐患;结构性政策忽视传统产业改造,产业结构失衡加剧。中国需要辩证看待克林顿的经济政策,在推动技术自主、优化宏观调控与深化贸易多元化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资产价格监管与政策协同机制,提升经济韧性与风险应对能力,构建更具前瞻性的宏观治理体系。

    2025年02期 No.488 121-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1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乡村振兴与农产品价格

  • 资源编排视角下乡村地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多案例比较分析

    林永民;刘展飞;

    城乡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对稳步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资源编排理论为视角,通过案例研究法对河北省威县、福建省顺昌县、贵州省台江县的乡村创新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对比分析了产业结构转型、生态资源资本化和“文化+”新业态三种实践模式的实施条件、主要路径和现代化成效等方面的优势及面临挑战,提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旨在为具有相似资源特点的乡村地区选择创新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No.488 129-135+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1K]
    [下载次数:37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数字经济、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巩艳红;高金城;庞洪伟;

    数字经济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已成为引领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有望成为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基于此,本文利用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各省级样本之间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数字经济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影响,在考虑内生性和模型稳健性后,结论仍然成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加快城乡融合进程,从而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在中部、东部、西部、东北地区及长江经济带地区和非长江经济带地区,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强度依次为中部、东部、西部、东北地区;且长江经济带地区比非长江经济带地区更加显著。根据研究结论,应加大力度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强化数字经济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创建专业的乡村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完善城乡数字治理平台,强化数字经济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

    2025年02期 No.488 136-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15K]
    [下载次数:128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网红村”可持续发展驱动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基于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的分析

    薛会娟;任爱娅;

    作为一种乡村发展新模式,“网红村”逐渐成为乡村文旅的重要载体。然而,“网红”现象产生的偶然性暗示了其生命周期存在短暂性的可能,如何让“网红”变为“长红”,实现“网红村”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重点。因此,本文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探究资源、主体与市场要素对“网红村”可持续发展的联动效应。研究发现:内生主体的有效参与是“网红村”能否“长红”的关键,而资源、市场等其他要素之间存在多重并发关系;“网红村”可通过“取长”而非“补短”的方式实现组合效应;产业主导驱动型、主体—产业驱动型、主体驱动型和资源—营销驱动型是“网红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条主要路径。基于此,应通过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网红村”主体积极性以及塑造“网红村”品牌三种方式促进“网红村”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43-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路径研究

    刘遗志;付艺;朱满德;李晓红;

    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业增效、产业兴旺、企业增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如何提升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已成为各相关利益主体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我国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案例,通过总结其建设模式和特点,识别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探索突破路径。研究发现,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面临品牌战略缺失、市场经营主体弱、人才紧缺等挑战。结合我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运营经验,分别从发展规划、品牌价值体系、集群化发展、营销推广、协同治理与人才支撑等方面探寻实现路径,以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共建共治的新格局。

    2025年02期 No.488 150-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6K]
    [下载次数:9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消费经济与旅游价格

  • 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刘恺;

    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议题,厘清其内在关联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2013-2023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与区域高质量发展三者关系。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合理化两方面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在其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能进一步强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应加快助力农村产业基础优化,坚持城乡融合,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5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2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超大城市居民猪肉消费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海市调研数据的分析

    马佳;吕沛琪;彭乐威;

    准确把握超大城市猪肉消费特点和规律,对有效引导生猪生产、推动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引导城市居民合理膳食消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超大城市居民猪肉消费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基于上海居民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多元有序Logit模型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体特征与家庭因素对超大城市居民猪肉消费量呈显著影响,其中,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现住人口数量均对猪肉消费量呈正向影响;受教育水平、家中是否有老年人均对猪肉消费量呈负向影响。同时,消费者心理和消费者购买猪肉的场所均对超大城市居民猪肉消费量有显著影响。其中,消费者是否考虑新鲜度与口感均对猪肉消费量呈现显著负向影响,而是否考虑购买方便程度与是否在超市购买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基于此,应构建城市居民差异化供给体系,优化居民消费场所布局与服务,打造智慧化城市猪肉供应链系统,以期促进城市居民猪肉消费需求提升。

    2025年02期 No.488 160-164+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6K]
    [下载次数:20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美食短视频感知价值对旅游者行为意向影响研究——基于心流体验和信任的中介作用

    董亚娟;张梦洁;

    随着移动短视频应用的不断发展,“短视频+美食”已经成为众多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方式。本文探讨美食短视频感知价值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借助“认知—情感—意向”关系理论,将感知价值分为功能价值、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三个维度,引入心流体验和信任两个中介变量,构建美食短视频感知价值对旅游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影响路径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对旅游者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心流体验和信任在功能价值、情感价值、社交价值和旅游者行为意向之间起到正向中介作用。基于此,旅游目的地应充分挖掘当地美食消费感知价值,吸引潜在游客;营造沉浸式美食场景氛围,减少目的地与游客间的距离感;加强对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和管理,打造美食旅游品牌,促进良性传播营销。

    2025年02期 No.488 165-169+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3K]
    [下载次数:353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农户低碳认知对能源消费结构影响研究

    姚娟;丁皓昱;高芃芃;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但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农户低碳认知的影响。因此,了解农户低碳认知情况,探究农户低碳认知提升是否会促进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新疆昌吉州659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低碳认知对农户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低碳认知水平越高,越促进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增加新能源的使用。其中,低碳经济认知对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低碳生态认知和低碳社会认知对其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与宣传,制定更为完善的补贴与奖惩机制,进而提升农户使用新能源、改变能源消费结构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乡村基础教育投入,提升农户低碳意识与低碳认知水平并加大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力度,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5年02期 No.488 170-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29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民生价格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费标准模型构建及模拟应用研究

    武永春;郭雨欣;许联锋;

    随着各地生活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生活垃圾全过程处理费用显著增加,现行居民垃圾处理费标准远低于实际处理费用。本文将分类与收费相结合,从生活垃圾分类后处理的全流程出发,以“产生者付费”和“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为原则,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过程发生的费用,采用单价计价法,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费标准模型,模拟计算出各类垃圾的收费标准,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显示:现行居民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远低于实际处理成本,如按照“谁产生、谁付费”的原则,收费标准有调整空间。对于逐步转向生活垃圾分类收费,提出如下建议:深化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建立垃圾收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积累垃圾分类收费实施条件,为后续完善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2025年02期 No.488 177-18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95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机场群航空货运竞合关系发展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建设运营为例

    曹允春;翟一冰;

    随着我国航空货运市场的快速增长,机场群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对提升我国航空货运能力乃至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推动机场间协同发展、优化航空资源配置及提升货运枢纽功能方面,机场群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深入分析该区域机场群的航空货运竞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近年来,大湾区机场群内部竞争强度有所减弱,以广州机场、香港机场、深圳机场为核心的网络结构保持稳定,呈现一体化趋势;竞争重心集中在东莞地区,主要表现出“正北—东南—东北”的移动趋势;(2)竞争关系演化发展可划分为三种聚类类型:2018年达峰后下降的组合、竞争强度低且波动频繁的组合、竞争强度逐步上升并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波动的组合;(3)凝聚子群的分析显示,随着演变过程的不断推进,子群数量逐渐减少,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基于此,应建立沟通协商平台,促进机场间的协作与沟通;构建依托城市产业特色的协同发展格局;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促进机场群协调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84-19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4K]
    [下载次数:24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财经与金融衍生品价格

  • 基础设施REITs底层资产价值与市场价格波动关系研究

    艾非;王文甫;

    自2021年6月成功发行以来,基础设施REITs因其在盘活资产、扩大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备受期待。基于已上市基础设施REITs数据,本文分析其底层资产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价值投资属性。研究发现:第一,底层资产运营稳定性和市场价格稳定性之间未发现明显的直接对应关系。第二,不同类型价值指标对基础设施REITs价格的影响存在差异。确定性财务指标在季报发布后会对市值产生影响;预测性财务指标中,估值指标仅对运营稳定的基础设施REITs有效,反映出市场对部分REITs产品价值投资的偏离;而风险收益指标对所有REITs产品价格有影响,但对运营稳定的产品作用更大。因此,应通过加速优化激励机制、强化信息发布机制、多渠道提升市场对于长期收益的关注程度等措施,进一步增强基础设施REITs价值投资属性。

    2025年02期 No.488 191-196+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7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保险+期货”模式下菜籽油价格波动特征及保险定价研究

    杨刚;程远磊;

    “保险+期货”模式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探索“保险+期货”模式中保险合同的定价问题,本文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24年8月31日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的菜籽油期货合约价格数据,首先利用GARCH模型分析菜籽油价格的波动特征并对波动率进行估计,然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进行保险定价。研究表明,(1)菜籽油价格的波动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和长记忆性的波动聚集特征,不存在风险溢价现象,TGARCH模型更能准确拟合其波动率;(2)不同保障水平下的保险费率存在较大差异;(3)同一保障水平下,亚式期权保险优于欧式期权保险和美式期权保险,更适合农户。最后,建议优化保险产品体系、推广亚式期权保险,加强农户金融教育与市场信息服务,以支持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197-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6K]
    [下载次数:5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能源经济与电力价格

  • 推进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的治理范式研究

    吴素华;黄韧;

    城市层面的绿色低碳转型对于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及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梳理1978-2023年北京市能源、环保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归纳总结北京市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的先进治理经验。研究发现:北京绿色低碳转型的治理经验体现在治理理念、治理约束、治理方式及治理路径四个维度,具体包括坚持政策的持续促进、大力推动产业升级转移与区域合作、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政策手段相结合、减污降碳与安全增长多措并举等四个方面。基于北京市经验,建议从加快完善绿色低碳转型的顶层设计、强化能源供需双侧治理能力、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加大绿色低碳转型宣传培训力度等四方面,完善超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治理能力。

    2025年02期 No.488 203-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4K]
    [下载次数:2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电力市场火电深度调峰政策情景模拟仿真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需求测算

    张志翔;蒋龙;旷世芳;陆展辉;

    火电参与电力市场深度调峰对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实现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我国南方区域的能源结构和电力现货市场调峰需求,探讨目前阶段火电在电力系统及调峰机制中的关键作用。考虑到新能源与传统火电的竞合关系、电力系统的供需现状、电力现货市场的相关政策以及相关技术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构建了一个火电机组参与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调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揭示了在当前电力市场环境下,火电机组与其他电力市场主体在调峰行为中的相互作用,并通过系统仿真进一步分析调峰经济性补贴模拟政策、用户侧辅助服务成本分摊模拟政策、推动新能源相关技术研发模拟政策等外部政策因素对电力系统内火电调峰行为的影响,并据此提出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电力现货市场的政策建议:初期通过经济性补贴激励火电机组主动调峰;中期打通辅助服务市场的用户侧成本分摊机制;成熟阶段市场化机制完全替代调峰补偿行为。

    2025年02期 No.488 211-215+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76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多种电网形态配电价格定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胡迎迎;赵海波;吉喆;侯昱丞;邵亚林;

    配电网作为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其配电价格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公平性至关重要。目前微电网、增量配电网、存量配电网等多种电网形态配电价格受限,配电网主体无法依据自身成本与服务质量获得合理盈利空间;同时,配电网调控能力有限,致使电网不公平承担可靠供电义务。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计及可靠供电义务与配网服务质量的多种电网形态配电价格计算方法。首先,采用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量化分摊权重,设立备用容量费用回收机制;其次,基于变异系数法权重的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估配网服务质量,建立改进的最高限价法定价模型;最后,加入第三监管周期政策及分布式交易影响,分析多种电网形态配电收益变化。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使电网主体公平承担电能量平衡权责,可合理提升配电网的盈利空间,促进配电网配电服务质量的提升。基于此,建议设立备用容量费用回收机制,采用多种电网形态配电价格计算模型,合理制定相关政策等以助力配电网企业发展。

    2025年02期 No.488 216-222+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63K]
    [下载次数:6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发电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TOPSIS法的比较分析

    王参;邵继红;

    企业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是提升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从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四个层面构建发电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综合应用博弈论组合赋权和TOPSIS法对2019-2023年10家连续独立发布可持续发展相关报告的典型发电上市公司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发现:10家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整体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且披露质量具有异质性差异;环保投入、大气污染物减排量等指标对披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构建完善的发电行业披露指标体系、强化信息披露监管和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能力,以提升发电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质量。

    2025年02期 No.488 223-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0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减排路径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分析

    刘小丽;王永利;梁东;王骏;陈翔;袁启恒;

    明确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对探索减排路径、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LMDI分解模型,考虑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系数等多种因素,对2000-2022年我国能源消耗产生的碳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由于经济增长效应所导致的碳排放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能源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减弱,能源强度效应对碳减排的贡献仍旧突出。基于此,我国碳减排的重点应该是关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结构清洁化和低碳化,加大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2025年02期 No.488 229-233+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0K]
    [下载次数:13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学术动态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投资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周小琳;刘亚雯;韩洁平;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关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CCUS)技术逐渐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工具。本文系统综述了CCUS项目投资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净现值法、学习曲线模型、实物期权法、生命周期评价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应用特点及演变过程进行梳理与比较,揭示了各方法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及其局限性,特别是在应对技术进步、不确定性和政策变化方面的能力。此外,本文探讨了投资评价方法从单一财务指标向多维度综合评估转变的趋势,指出未来CCUS投资评价研究在智能化评价模型、区块链技术应用及多标准综合评价框架方面的潜在发展方向。

    2025年02期 No.488 234-238+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2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中华货币文明的新视窗《中国古钱币研究》评介

    黄文夫;

    <正>由陈峻先生主编、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钱币研究》,以独特的跨学科视角将价格学、钱币学和文物艺术品鉴赏实践深度融合,开创了文物艺术品价格研究的新范式,填补了古钱币价值评估研究领域的空白。陈峻主编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长期从事经济与价格工作。先后担任原国家物价局综合司副司长,原国家计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原价格认证中心主任,中国价格协会会长兼中国价格协会文物艺术品价格委员会会长。这部新作凝聚着编著者数十年从事价格工作的实务经验与学术思考的结晶。全书以系统性、创新性和趣味性为特色,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探寻中华货币文明的新视窗。本书的内容新颖、方法独特,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2025年02期 No.488 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4K]
    [下载次数: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图书推介

  • 农村电商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策略研究——评中国农业出版社《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探析》

    黄宇;

    <正>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1)。电商的发展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平台,有效连接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助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推动农产品电商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农村电商充分应用数字技术,推动了产业链各个主体、各种要素的重组,从而促进价值链的提升和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由盛晓颖所著的《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策略探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一书,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总结农村电商发展案例经验,进一步提出创新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25年02期 No.488 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1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探析——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研究》

    孙煜;

    <正>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1)。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熔铸于遗迹遗存、文化艺术等具体形态之中。随着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推进,乡村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乡村产业健康发展,而且也进一步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由陈泓文所著的《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协同发展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4年)一书,立足于红色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红色文旅融合协同发展模式、面临挑战与实现路径等内容,对推动我国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年02期 No.488 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2K]
    [下载次数:7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与实践探究——评重庆出版社《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研究》

    周聪;

    <正>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跨境电商业务迅猛发展,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商业纽带。跨境电商供应链是指满足国际消费者需求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环节,其高效运作能够协同信息流、产品流和资金流,降低采购、运输、仓储等各环节成本,提升跨境电商服务质量。由邹通所著的《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研究》(重庆出版社,2024年)一书,立足于数字经济的时代大背景,着重分析跨境电商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创新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025年02期 No.488 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1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探析——评中国商业出版社《数字化转型中企业会计智能化与创新策略研究》

    邢秀贞;

    <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由许捷等编著的《数字化转型中企业会计智能化与创新策略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2023年)一书,立足于现代企业会计的基本特征,着重分析了企业会计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创新发展策略,对促进企业会计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5年02期 No.488 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5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