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光建;乔羽堃;刘伊婷;
提振消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经济治理的重要任务。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的研究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从理论上阐释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消费如何推动国民经济循环并分析当前提振消费的政策体系特点;另一方面,结合当前的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对提振消费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对策建议。从国民经济循环基础理论入手,立足“两大端点”和“两条渠道”,系统地对习近平经济思想视域下的消费理论进行比较全面的阐释。在理论和政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把稳住大宗商品消费和扩展服务消费内容作为提振消费的重点。并针对提振消费的配套措施提出应当注重央地关系协调,加强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协同,及时对提振消费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总结和优化等建议,以期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No.491 52-57+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3K] [下载次数:46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申军波;张毓利;徐彤;
在体验经济蓬勃兴起、以游客需求为核心导向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旅市场营销正面临着创新升级的更高标准与严峻挑战。本文立足体验经济视角,深入剖析乡村文旅市场营销价值的转变方向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提出适配当下乡村文旅市场营销的创新策略。当前,乡村文旅市场营销价值转向呈现出从眼球经济到身心经济、从静态推介到动态宣传、从特定群体锚定到全体人员拓展、从地理空间外扩到需求导向出发等趋势表征,是游客需求拉力、市场竞争动力、科技发展推力以及自身转型压力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为此,本文提出开展立体化营销,构筑市场营销的“网点”;打造品牌化产品,塑造市场需求的“卖点”;采取新形式营销,形成市场关注的“焦点”;提供深度性体验,夯实市场体验的“支点”等创新策略,以期为提升乡村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借鉴。
2025年05期 No.491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0K] [下载次数:11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宁;陈亮;孔德源;万相昱;
大数据时代,算力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区域降碳增效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其具体机制及影响路径尚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构建区域算力发展指标体系,基于中国2011-2022年省级数据,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方法,实证分析算力发展对区域碳绩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算力发展显著提升区域碳排放经济绩效,并降低福利碳强度,形成降碳增效效应。机制分析表明:算力发展通过提升全要素能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区域降碳增效。此外,区域、环境规制和政策支持等异质性因素对算力发展的降碳增效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本文进一步揭示算力发展在不同区域和情境下的差异化表现,并提出构建多元化算力供给体系、推进绿色算力一体化发展、深化算力赋能行业应用等建议,因地制宜地探索符合地方实际的低碳发展路径,构建算力驱动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2025年05期 No.491 64-7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9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刘刚;巫成方;
本文围绕我国稀土价格走势及价格话语权展开研究,以助于推动稀土产业健康发展、提升我国在全球稀土领域的影响力。当前,我国虽凭借丰富的稀土资源储量与强大的生产能力,在全球稀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但稀土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长期存在稀土价格未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性、价格波动剧烈等问题。这背后折射出稀土资源保护性开采落实不足、国际定价体系参与度不高、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展滞后、行业有序竞争格局尚未健全,以及稀土资源全生命周期综合利用水平待提升等症结。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稀土产业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稀土管理逐步规范,产业发展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推行“去中国化”矿产外交策略,加剧了我国稀土产业发展的外部压力。基于以上分析,建议多措并举,从完善价格监测体系、构建稀土价格指数、建立价格区间调控机制,分类施策强化稀土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建设,实施稀土资源战略调控与优化配置等方面入手,提升我国稀土价格话语权和市场影响力,共同对抗外部打压,促进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No.491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8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姜楠;朱险峰;王延培;
碳交易价格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变量,是引导和鼓励企业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创新的重要经济信号。对碳价进行分析和预测,有助于提高碳价有效性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效率。本文基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运行以来数据,分析收盘价的趋势和波动性,并构建GARCH模型加以拟合分析。研究发现:碳交易价格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年度阶段性特征明显,AR(1)-GARCH(1,1)模型能够有效拟合全国碳排放权市场的收盘价格。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价格的监测和评估,强化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价的市场化调节机制,提升碳价有效性,增强企业参与碳交易内生激励。
2025年05期 No.491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0K] [下载次数:69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李嘉;于明明;
城市更新背景下,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优化城市空间的重要途径。其中,住宅小区人防车位兼顾“平战结合”“平急两用”功能,对于提升人居品质、增强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住宅小区人防车位产权和价格的关系,系统剖析人防车位产权模糊引发的经济效率困境,分析人防车位利用率偏低的原因是产权规则模糊、产权-定价联动失灵、与城市更新政策协同不足。对此,选择构建“产权明晰—定价创新—政策协同”三位一体的优化路径。首先,构建平时高效利用、平战顺畅转换的新型产权制度,从法律上明确人防车位国家所有权和“平时利用”的用益物权,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奠定法律基础。其次,实行“政府指导价+市场调节价”双轨定价机制,将人防车位价格纳入政府指导价范畴,以政府指导定价为原则,市场调节定价为补充。最后,实现城市更新规划、地下空间规划与人防规划协同,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将人防车位收益纳入城市更新资金池,拓展资金来源;将人防车位平时使用权纳入不动产登记体系,实现精细化管理;健全人防车位投融资机制,进一步盘活资产。
2025年05期 No.491 81-87+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9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乔夫;王庆德;
建设数据交易所生态系统,对于推动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化和规模化、激发数据要素潜能、促进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数据交易所生态系统的现实基础和基本结构入手,从制度、技术、市场协同发展的视角归纳阻碍数据交易所生态发展的难题以及需要平衡的重要关系,并指出造成当前数据交易所经营主体不成熟、数据资源分布不平衡以及公共数据共享程度低等共性堵点的原因。基于此,应完善多层次数据交易所生态架构,构建协同共治多元数据交易生态系统,筑牢安全高效可信的数据交易基础设施底座。
2025年05期 No.491 88-94+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3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 窦真兰;张春雁;韩冬;李中豪;
氢能作为连接可再生能源与终端脱碳应用的核心媒介,电氢融合化发展成为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本文探究了电氢融合的业务模式及经济效益,提出考虑氢能多元利用及生产低碳—经济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首先,针对绿氢—蓝氢—灰氢多元化生产框架,分析其主要的业务模型与盈利模式,提出相应绿氢、蓝氢、灰氢模型。其次,考虑氢能多元化利用框架,提出燃料电池、储氢罐、氢制甲醇、氢制氨等环节模型;以最大化收益为目标,构建计及多维设备成本、能源成本、多维产品收益的氢能多元利用与生产低碳—经济协同运行模型。最后,利用仿真算例表明:考虑氢能多元利用及生产低碳—经济协同运行模式,能有效降低碳排放,提高综合收益。因此,应强化氢能多元化生产与消纳的政策激励,统筹电氢融合基础设施布局,推动氢能低碳化与经济性协同。
2025年05期 No.491 114-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66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商文颖;陈若镜;董健;叶泽;胡旌伟;王茹;
目前我国煤电容量电价分月按相同水平执行,没有考虑季节和时段等时间因素,与电力系统运行中不同季节或时段的容量稀缺程度及其价值匹配不够。本文借鉴国外容量补偿机制设计中引入时间信号的经验,首先提出了电力系统不同负荷水平单位电量容量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电力系统负荷曲线揭示了批发市场不同时间的容量价值差异,为煤电容量电价引入时间信号提供了科学依据。然后,建立了省级电力批发市场分时单位电量煤电容量成本的计算模型,并以某省实际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在该省国家核定全年煤电容量电价电费不变的前提下,基于分时单位电量容量成本计算结果设计了引入时间信号的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得出综合考虑季节和时段因素的分时容量电价。结果表明:基于分时单位电量容量成本的煤电分时容量电价机制能够更好地综合反映电力系统运行规律和电力市场经济规律,计算方法科学,仿真结果合理,为目前各地更好地落实国家煤电容量电价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完善办法。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得出在容量电价机制中引入时间信号、根据电力系统分时单位电量容量成本制定分时煤电容量电价的启示。
2025年05期 No.491 121-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5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新鹤;王松岑;吴乃月;李国亮;刘玉娇;
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随着高比例分布式电源与多元负荷的广泛接入使得配电网线损特性日趋复杂。为实现对城市配电网线损水平的精准评估,并为差异化降损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提出一种考虑高比例分布式电源与多元负荷互动的配电网线损动态评价方法。首先,基于当前配电网线损特征,构建包含4个维度、16项二级指标的双层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时序加权平均算子(Time-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 Operator,TOWA)计算动态指标值,以准确反映分布式电源与多元负荷接入条件下的线损动态特性;然后,通过主客观组合赋权法构建双层动态评价模型,结合双层模糊评价方法实现配电网线损水平的综合评估。最终,通过山东省某地级市下辖的4个线损水平已知的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线损水平动态评估方法可以有效反映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接入与多元负荷互动带来的线损水平动态化特征,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2025年05期 No.491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7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关征;潘柯;林健;崔航;于起孔;高建伟;张甜;
电网资产的风险可控是电网规划设计、改造升级和运维管理的基本保障,对于当前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建设至关重要。本文从实际出发评估极端天气影响下电网资产的潜在风险水平。首先,根据电网资产特性,建立考虑融合多种极端天气的电网资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通过BWM法和CRITIC法分别确定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利用纳什均衡理论实现组合赋权;最后,引入Tanimoto系数改进传统的TOPSIS法对H市六个辖区电网资产风险进行评估。分析评估发现:六个市辖区电网资产风险等级呈现梯度变化,且区域差异明显;专项基金储备情况、冰冻强度、地形和地势环境敏感性影响系数等因素可能对风险等级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应建立完善的电网极端天气风险评估标准体系、优化电网防灾资源配置与区域协同机制和健全政策激励机制提升企业自主风险管理能力,以提升电网公司对极端天气下电网资产风险的把控和化解能力。
2025年05期 No.491 135-140+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0K] [下载次数:12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张辉;张钰;
发电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技术创新能够破解能源电力安全、绿色、经济“不可能三角”,这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更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国内发电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熵权法测度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指数,构建了“双碳”目标背景下发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发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各样本上市公司企业技术创新综合发展水平存在差距,部分企业呈现出显著的先发优势;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综合指数呈现出“东高西低”特征;排名前四的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和管理能力对创新产出形成拉动态势,呈现“V”型发展趋势。基于此,应完善减碳技术创新制度环境,提升创新投入能力;畅通绿色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提升创新产出能力;优化人才生态系统,提升创新管理能力;培育创新引领主体,加快形成长效驱动机制;强化科技力量支撑,加快实现智能技术应用与推广。
2025年05期 No.491 141-146+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32K]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 袁博;王林峰;杨晨光;刘钊;魏孟举;
独立共享储能主体作为新型电力主体,未来有望以独立主体身份纳入调度体系,并实现与电力调度机构直接签订并网调度协议。随着独立共享储能主体的持续增长,需要建立与独立共享储能主体参与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研究储能的运营策略和经济性。本文基于我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设计了独立共享储能参与电量现货市场、调峰市场和调频市场等多类型电力市场的运行机制,并计算各种场景下的盈利能力,分析其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独立主体,共享储能参与多类型电力市场具备一定经济可行性,将是共享储能提升效益的关键措施。该研究为独立共享储能主体参与电量现货市场、调峰市场和调频市场的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制定及进一步深化储能主体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场景提供了理论分析依据。基于此,应推动电化学储能降本增效,完善辅助服务交易机制,优化储能运行维护体系,以期助力独立共享储能主体更好参与电力市场。
2025年05期 No.491 147-151+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6K] [下载次数:28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 俞佳立;房天惠;卓武扬;
原油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其影响因素及预测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本文分析原油价格影响因素时,在考虑了传统的供给、需求、金融和替代产品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原油中下游产品因素,使用LASSO模型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和分析,并使用LASSO-TVP模型对原油价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金融因素和原油中下游产品因素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较大,且在不同的时间段上原油价格的核心影响因素不同。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LASSO、TVP和不变基准模型,LASSO-TVP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这表明LASSO-TVP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原油价格。基于此,从精进原油中下游产品的开采及提炼技术、建立健全原油期货市场、选择合适的模型和影响因素预测原油价格等方面对未来原油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2025年05期 No.491 152-157+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0K] [下载次数:5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